第3章 云端的证据
折叠椅有点硬,他浑身酸痛,尤其是腰和胃,稍微一动就疼。
林晓己经起来了,正在厨房煮泡面,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香味。
“醒了?”
林晓端着一碗泡面走过来,里面加了个荷包蛋,蛋黄是流心的,“我知道你胃不好,没放辣,荷包蛋是溏心的,好消化。”
林凯接过泡面,心里暖暖的。
他拿起筷子,慢慢吃着,泡面的热气熏得他眼睛有点发涩。
吃完泡面,林晓带他去楼下的药店,买了两盒无薄荷款的胃药,还买了包润喉糖,说“驻唱费嗓子,含一颗能舒服点”。
从药店出来,两人往“老地方”酒吧走。
巷子很窄,两边是老旧的居民楼,墙上贴着各种小广告,偶尔有电动车驶过,***清脆。
林凯抱着吉他,走在后面,看着林晓的背影——她穿着洗发白的牛仔裤,走路有点快,像是怕迟到。
“就是这儿了。”
林晓在一家挂着“老地方酒吧”招牌的店前停下,招牌是木质的,有点褪色,门口摆着几盆绿植,看起来很温馨。
两人走进酒吧,里面还没营业,只有老板在打扫卫生。
老板是个中年男人,留着点胡子,看到林晓,笑着说:“晓晓,你怎么来了?”
“王叔,这是我朋友阿衍,想找个驻唱的工作,您这儿还缺人吗?”
林晓拉着林凯,介绍道。
王叔打量了林凯一眼,目光落在他怀里的吉他上:“会唱什么歌?
流行的还是民谣的?”
“都会一点,您可以点首歌,我唱给您听。”
林凯把吉他放在吧台上,调了调弦。
王叔想了想:“那就唱首《消愁》吧,最近挺火的。”
林凯点点头,指尖拨动琴弦,《消愁》的前奏响起。
他闭上眼睛,把所有的杂念都抛开,只专注于歌声:“一杯敬朝阳,一杯敬月光,唤醒我的向往,温柔了寒窗;一杯敬故乡,一杯敬远方,守着我的善良,催着我成长……”他的声音很干净,带着点淡淡的沧桑,比毛不易的原版更多了些挣扎和坚定。
王叔手里的抹布停了下来,静静地听着,眼里闪过一丝惊讶。
林晓站在旁边,看着林凯,心里忽然觉得,这个叫“阿衍”的朋友,以后肯定会火。
唱完最后一句,酒吧里安静了几秒,王叔率先鼓起掌:“好!
唱得好!
明天就来上班吧,晚上七点到十点,日薪两百,管晚饭,怎么样?”
“谢谢王叔!”
林凯鞠躬道谢,心里松了口气。
从酒吧出来,林晓兴奋地说:“我就知道你能行!
晚上我来给你捧场,帮你记歌词,免得你忘词。”
林凯笑了笑:“好啊,不过你不用特意来,你还要上班。”
“我跟公司请假了,”林晓说,“我得盯着你,别让你被人认出来。
对了,我们去打印店把证据打印出来吧,万一以后需要用。”
两人找了家打印店,林凯把云端的证据导出来,打印了三份:一份是喉炎病历,一份是《夏夜晚风》的草稿时间戳,一份是前助理的聊天记录。
打印店的老板是个年轻人,看到《夏夜晚风》的草稿,惊讶地说:“这不是林凯那首歌吗?
我还以为他抄袭了,原来他才是原创!”
林凯没说话,只是把打印好的证据整理好,用文件夹装起来。
林晓瞪了老板一眼:“你别乱说,这是我朋友的歌,跟林凯没关系。”
老板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,赶紧道歉:“对不起对不起,我不是故意的。”
从打印店出来,林凯看着手里的文件夹,忽然觉得,这些证据不仅仅是用来澄清黑料的,更是原主的心血,他必须要为原主讨回公道。
回到林晓的出租屋,林凯把证据放在折叠桌上,用荧光笔在关键信息上又标了一遍:病历上的“急性喉炎”诊断结果,草稿上的“创建时间2月10日”,聊天记录里的“五万工资”。
林晓坐在旁边,帮他把证据按顺序排好,说:“等我们赚够了钱,就开个首播,把这些证据放出去,让所有人都知道你是被冤枉的。”
“好。”
林凯点点头,拿起吉他,又弹起了《夏夜晚风》。
这次他弹得更认真,像是在跟原主对话,告诉原主,他会帮他实现梦想。
下午五点,林凯准时到“老地方”酒吧门口,等着虎哥。
没过多久,一辆黑色的面包车停在路边,虎哥带着两个小弟下来,一脸凶相。
“钱呢?”
虎哥伸出手。
林凯从钱包里拿出两万块,递给虎哥:“剩下的我会尽快凑,别去医院打扰我妈。”
虎哥接过钱,数了数,满意地点点头:“行,我再给你一周时间,一周后要是还不上,别怪我不客气!”
说完,虎哥就带着小弟上车走了。
林凯看着面包车消失在巷口,心里松了口气。
他转身走进酒吧,王叔己经把舞台准备好了,吉他线也接好了。
“准备好了吗?
马上就开始了。”
王叔拍了拍他的肩膀。
林凯点点头,走上舞台,坐在椅子上,调整了一下吉他背带。
晚上七点,酒吧里渐渐坐满了人,灯光暗了下来,只有舞台上的聚光灯亮着。
林凯深吸一口气,指尖拨动琴弦,唱起了《夏夜晚风》。
“晚风吹过窗台,你说你要离开,我没挽留,只是看着你背影发呆……”歌声温柔,带着点夏夜的遗憾。
台下的人都安静下来,静静地听着,有人拿出手机,录下这段歌声。
林晓坐在角落,看着舞台上的林凯,眼里满是期待——她知道,林凯的翻盘,从这一刻开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