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枫靠在冰冷的墙壁上,缓缓吐出一口浊气,将内心翻腾的惊涛骇浪强行压了下去。
恐慌和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,这是他多年工程师生涯刻入骨髓的信条。
面对一个未知的、看似故障的系统,第一步永远是评估现状,而不是怨天尤人。
他重新坐回那张硬板床上,闭上眼睛,尝试着像调试程序时进入“心流”状态一样,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向内。
脑海中并非一片漆黑,之前那阵信息洪流冲击后,留下了一些难以言喻的“痕迹”,仿佛一片混沌的星云,中央区域有微光在隐约闪烁。
集中,再集中。
摒弃掉“我在哪里”、“我该怎么办”这些发散性的焦虑,他将思维聚焦于一个最简单、最核心的问题:那个所谓的“虚空引擎”,到底是什么?
它以何种形式存在?
如同在浩瀚的代码海中定位一个特定的函数,林枫的精神力像探针一样,小心翼翼地扫过意识的每一个角落。
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,远比通宵调试最复杂的算法还要疲惫。
汗水再次从额头渗出,但他没有放弃。
终于,在一种近乎冥想的状态下,他“看”清了。
那并非一个具象化的操作面板,也不是什么声控智能助手。
它更像是一个……极其简陋的底层指令接口。
悬浮于意识深处的,是三个极其模糊、仿佛随时会熄灭的光学符号,它们并非任何己知文字,但林枫却能首接理解其代表的含义:扫描解析信息库除此之外,空空如也。
没有欢迎语,没有使用说明,没有属性列表,更没有任务提示。
就像一个刚刚装好操作系统、连图形界面都没安装的裸机,只有最基础的命令行。
“果然是个残次品……”林枫心中暗忖,非但没有失望,反而升起一股挑战欲。
作为一个工程师,他太熟悉这种感觉了——接手一个文档缺失、架构诡异的遗留系统,唯一的交互方式就是通过几个原始的底层指令去摸索。
这反而激起了他的好胜心。
系统跑路了?
没关系,只要底层架构还在,他就能把它摸透,甚至……改造它!
首要任务,是理解这三个基础功能的具体作用和代价。
他首先将“目光”投向代表扫描的光符。
用意念轻轻“触碰”它。
嗡——一种奇特的感知瞬间以他为中心扩散开来,不同于视觉或听觉,更像是一种全方位的雷达波束。
房间的轮廓、桌椅的材质、空气中漂浮的微尘……大量杂乱无章的信息碎片涌入脑海,清晰度很低,像是高度压缩后的低像素图像。
与此同时,一股明显的虚弱感袭来,精神力的消耗速度堪比高强度心算一小时。
林枫立刻停止了扫描。
他大口喘着气,脸色有些发白。
“消耗巨大,精度低,范围似乎仅限于周身数米……但能获取环境的基础结构信息。”
他迅速在脑中总结出第一条特性。
这是个侦察技能,但属于乞丐版,不能滥用。
休息片刻,待精神稍复,他将目标转向第二个光符——解析。
这个功能听起来比扫描更深入。
他选择的目标是书桌上那本最厚的、封面印着《编程语言从入门到放弃》的书籍。
意念锁定,启动解析。
刹那间,比刚才强烈数倍的眩晕感猛地冲击着他的意识!
仿佛整个大脑被塞进了一个高速离心机!
关于那本书的信息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涌来:纸张的纤维结构、油墨的化学成分、甚至装订线材的分子排列……信息量远超扫描,但也更加混乱和难以理解。
更可怕的是,林枫感觉自己的“精力”正在被飞速抽干,一种源自生命本能的虚弱感让他几乎要瘫倒在地。
“停下!”
他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强行中断了解析过程。
瘫在椅子上,林枫心有余悸。
解析功能的消耗远超扫描,而且似乎是在尝试解构目标的微观本质,以他目前的状态和这个破烂引擎的水平,根本无力支撑对复杂物体的完整解析。
这更像是一个“氪命”技能,不到万不得己绝不能轻易动用。
最后,他将注意力投向第三个,也是看起来最稳定的光符——信息库。
这次没有立刻产生消耗。
当他“触碰”信息库时,感觉像是接入了一个庞大、寂静且极度混乱的数据库。
里面确实存储着海量的信息碎片,但绝大多数都处于无法读取的“加密”或“损坏”状态,如同堆满残垣断壁的废墟。
他尝试着搜寻关键词,比如“超神学院”、“葛小伦”、“暗能量”,得到的结果要么是“权限不足”,要么是“数据缺失”,偶尔能检索到一些极其基础、似是而非的名词解释和理论片段,像是从某个宏大知识体系上剥落的碎屑。
“信息库……存储着知识,但绝大部分被封锁或遗失了。
目前能访问的,可能只是九牛一毛。”
林枫得出了结论。
这是一个宝藏,但钥匙丢了,只能隔着门缝窥见一丝微光。
经过这番小心翼翼的试探,林枫对“虚空引擎”有了初步的、却至关重要的认知:1. 它确实存在且可交互,但界面原始,功能受限。
2. 三大基础功能:◦ 扫描:低精度环境感知,消耗中等。
◦ 解析:高深度目标解构,消耗巨大,有反噬风险。
◦ 信息库:知识存储与检索,目前绝大部分内容不可访问,日常消耗似乎最低。
3. 核心限制:所有功能都消耗使用者的“精神力”或类似的生命能量,存在明确的“蓝条”设定,且“蓝条”上限似乎很低。
这绝不是什么开局无敌的爽文金手指,反而像是一个负担沉重、充满未知风险的潘多拉魔盒。
使用它,需要付出代价,而且可能伴随着巨大的危险。
但林枫的眼神却越发锐利。
有限制,才有挑战。
有代价,才需谨慎。
这反而符合他的世界观——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,力量必须源于付出和理解。
“不能把它当成一个游戏系统来用,”林枫喃喃自语,“要把它看作一个……极度危险的未知科技造物。
我需要像对待一个核反应堆一样对待它,小心谨慎地研究其原理,摸清其边界,然后才能考虑如何安全地利用它产生的能量。”
工程师的思维模式开始全面接管。
恐慌被冷静的分析所取代,迷茫被具体的研究目标所驱散。
当前的首要任务,不再是哀叹系统跑路,而是:1. 提升自身“蓝量”:这具年轻的身体显然支撑不了引擎的消耗,必须想办法强化体质或精神力。
2. 熟练运用扫描:这是目前最安全、最实用的功能,必须掌握其精确范围和精度极限。
3. 谨慎尝试信息库:看能否从那些碎片信息中,挖掘出关于这个世界、关于引擎本身、甚至是关于如何强化自身的蛛丝马迹。
4. 绝对避免滥用解析:除非找到降低消耗或保护自身的方法,否则这招只能作为最后的底牌,甚至可能永远封印。
思路逐渐清晰,一条在绝境中求生的技术路线图,在他脑中缓缓勾勒出来。
这个破烂的“虚空引擎”,或许不是通往外挂的捷径,但它是一把钥匙,一把可能打开这个超神世界底层物理规则之门的钥匙。
而如何使用这把钥匙,取决于他——这个曾经的工程师,现在的穿越者。
他再次将目光投向窗外巨峡市的天空,那看似平静的蓝天下,隐藏着无尽的危机与机遇。
“第一步,活下去。
第二步,搞清楚这玩意到底能做什么。”
林枫握了握拳,感受着体内因精力消耗而传来的虚弱感,以及意识深处那三个静静悬浮的光符。
“就从……熟悉这个‘残破核反应堆’开始吧。”
他深吸一口气,重新集中精神,再次小心翼翼地“触碰”了那个代表扫描的光符。
这一次,他不再是为了恐慌地试探,而是为了系统地、科学地,开始他的第一次“实验”。
微弱的感知波纹,再次以他为中心,悄无声息地扩散开来。
这一次,他刻意控制着范围和强度,像一名谨慎的潜水员,初次潜入一片充满未知的深海。
而这片“深海”之下,隐藏着足以改变命运,也可能吞噬一切的秘密。
他的探索,才刚刚开始,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