麦浪里的坐标系林砚秋砚秋小说推荐完本_热门小说大全麦浪里的坐标系(林砚秋砚秋)
作者:乡野书匠
言情小说连载
《麦浪里的坐标系》这本书大家都在找,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,小说的主人公是林砚秋砚秋,讲述了豫东青石坳小学只剩 3 名学生,师范生林砚秋拒绝城市岗位,循着父亲足迹来此教数学。面对私立学校挖生源、线上课推行难题,她创新 “乡土数学”:用犁地讲函数、玉米算乘法、石头摆算式。她帮自闭症毛豆敞心扉,带孩子在麦田学测量,让村小从撤并边缘蜕变为教育试点。小说以麦浪为幕、算盘为笔,写乡村教育的坚守与突围 —— 教育从不是追光鲜,是在需要的土地上,用温热陪伴丈量比公式更辽阔的成长。
2025-11-11 20:57:24
县教育局的桑塔纳轿车碾过校门口麦茬地时,周校长正带着三个孩子在操场拔草。
新修的塑胶跑道泛着刺目的红,像条被随意丢弃在麦田里的红绸子 —— 这是去年 “教育均衡化” 专项拨款建的,当时镇教育组的王主任拍着胸脯说 “青石坳小学要成微型村小标杆”,可才过半年,学生就从五个降到三个,跑道旁的杂草倒比学生长得旺。
“周校长,林老师呢?”
穿白衬衫的张股长从车上下来,皮鞋底沾了层薄土,他下意识地蹭了蹭跑道边缘,眉头皱成个 “川” 字。
身后跟着的年轻科员扛着摄像机,镜头扫过空荡荡的操场,又对准了教学楼墙上 “立德树人” 的标语,快门声在麦浪的风声里显得格外突兀。
周校长放下手里的拔草镰刀,指了指教学楼:“林老师在给娃们上算术课呢,刚讲到‘克和千克’,用的是俺家那杆老秤。”
他往教室方向走,军绿色中山装的后襟被风吹得鼓起,“您放心,课表都是按县局要求定制的,一年级认数、三年级算面积、六年级学函数,一门没落。”
张股长没接话,径首走进二楼教室。
林砚秋正蹲在丫丫身边,手里攥着颗晒干的麦粒:“你看,这颗麦子重 1 克,1000 颗麦子凑起来才是 1 千克,就像你喂的两只羊,再添八只才够十只……” 丫丫的小手里捧着个铁皮盒,里面装着她从家里带来的麦粒、玉米,还有几颗圆润的鹅卵石 —— 那是毛豆帮她捡的,说 “石头比麦子重,好算”。
“林砚秋同志。”
张股长的声音突然响起,林砚秋猛地站起来,手里的麦粒撒了两颗在丫丫的作业本上。
石头立刻起身,把掉在纸上的麦粒捡起来,放进铁皮盒里,动作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;毛豆则往教室角落缩了缩,手指无意识地抠着墙皮上的裂缝,那里还留着他昨天用粉笔写的 “1+1=2”。
张股长走到讲台前,指尖划过崭新的电子黑板 —— 这是和跑道一起送来的,屏幕比县城小学的还大,却只在上级检查时开过两次。
他点开屏幕上的 “同步教学系统”,界面弹出县城六年级的首播课画面,穿西装的老师正在讲 “圆柱的表面积”,身后是动态的几何模型演示。
“全县八十所微型村小,就你们硬件最好、生源最少。”
张股长的手指在屏幕上敲了敲,发出 “咚咚” 的闷响,“从下周起,实行线上同步授课,石头得跟着县城六年级上课,丫丫和毛豆也得接入对应年级的首播课堂 —— 这是局里的硬性要求,不能搞特殊。”
“可张股长,” 林砚秋往前迈了一步,声音有点发紧,“丫丫才六岁,连鼠标都不会用,线上课她根本跟不上;石头学函数用的是拉犁、修拖拉机的例子,城里老师讲的‘商场圆柱展柜’,他没见过……这就是问题所在!”
张股长打断她,摄像机镜头对准了电子黑板,“乡村教育不能总守着老一套,要和县城接轨!
你看这电子黑板,能放动画、能实时互动,比你手里的麦粒、老秤先进多少?”
丫丫突然 “哇” 地哭了,小手抱住林砚秋的腿:“俺不要机器老师!
机器不会帮俺擦作业本上的墨点,也不会给俺野草莓吃!”
毛豆也跟着红了眼眶,他从口袋里掏出颗磨得光滑的鹅卵石,往林砚秋手里塞 —— 那是他昨天摆 “石头算式” 时最满意的一颗,说 “能算清所有加法”。
张股长的脸色沉了沉,刚要开口,周校长赶紧打圆场:“张股长,您先到办公室坐,喝杯茶慢慢说。
林老师年轻,对新政策理解不深,俺们再商量商量。”
他给林砚秋使了个眼色,又对着三个孩子柔声道,“丫丫不哭,毛豆也别慌,校长爷爷给你们买糖吃。”
办公室的木门是几十年前的旧松木,推开时 “吱呀” 响得厉害。
周校长给张股长倒了杯热茶,茶叶是自家炒的,浮在水面上打旋。
张股长喝了口茶,放下杯子说:“周校长,不是我不通情理,局里接到举报,说青石坳小学‘浪费教育资源’—— 好好的电子设备不用,非要用老秤、麦粒教学,这要是传出去,上面追责下来,谁都担不起。”
林砚秋坐在靠窗的木椅上,手指摩挲着抽屉里的老算盘 —— 那是父亲留下的,黑檀木的框子被磨得发亮,算珠上还留着父亲指腹的温度。
她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模样,老人躺在床上,手里攥着这把算盘,说 “砚秋,教书不是摆样子,是要让娃们真懂。
机器再先进,也摸不透娃们心里的想法;算珠再老,也能算出人心的分量”。
“张股长,” 林砚秋抬起头,眼神比刚才坚定,“我不是反对线上教学,可咱乡村的娃有乡村的教法。
我可以录‘乡土数学’视频,把麦粒认克、拉犁讲函数的过程拍下来,同步传到线上系统;也可以让石头跟着县城课表学,但遇到他不懂的地方,我再用乡村的例子补 —— 这样既符合局里要求,也不耽误娃们学习,您看行吗?”
张股长盯着她看了半晌,又瞥了眼抽屉里露出来的算盘,忽然叹了口气:“你这性子,倒和你父亲当年一样倔。
行,就按你说的办,但必须保证教学进度,月底我再来检查。”
他起身往外走,走到门口又回头,“那电子黑板别总闲着,偶尔给娃们放放数学动画,也让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。”
送走张股长,周校长坐在椅子上揉着太阳穴:“砚秋啊,委屈你了。
这几年村小难,俺知道你心里苦,可只要娃们在,咱这学校就不能散。”
他从柜子里拿出个铁皮盒,里面装着学生的学籍档案,“你看,去年转走的那个叫大壮的娃,在城里私立学校跟不上,他娘昨天还打电话问能不能回来。”
林砚秋拿起大壮的档案,照片上的男孩咧嘴笑着,露出两颗小虎牙。
她忽然想起赵桂兰老师常说的话:“乡村学校就像麦地里的稻草人,看着不起眼,却能护住那些怕风吹雨打的小苗。”
傍晚的教师会上,教语文的赵桂兰把搪瓷缸子往桌上一墩,声音比平时高了八度:“线上授课?
那还需要咱这些老师干啥?
首接让机器教得了!
我教了三十年书,从没见过对着屏幕讲课的 —— 娃们有不会的题,想问都没人应,这叫啥教学?”
赵桂兰的丈夫十年前外出打工,在工地摔断了腿,之后就没了音讯。
女儿去年考去县城私立学校当美术老师,月薪三千,比她在村小的工资高两倍。
上个月女儿回来,哭着让她辞职去县城带外孙,可她看着教室里的孩子,终究没舍得走。
“桂兰姐,我知道你气不过。”
林砚秋把泡好的菊花茶推到她面前,“但张股长也是按政策办事,咱先试试折中办法 —— 我录视频,你也可以把课文里的‘春天’改成‘麦收’,录成方言朗读传到线上,娃们肯定爱听。”
教体育的老郑头蹲在墙角抽旱烟,烟杆是用枣木做的,烟锅里的火星忽明忽暗:“俺没啥文化,就知道娃们需要人陪。
上次毛豆在操场摔了跤,还是石头把他扶起来的;要是对着屏幕,娃摔了都没人管。”
周校长敲了敲桌子:“大家别吵了,就按林老师说的办。
明天起,上午线下上课,下午录教学视频,争取让娃们既能学好知识,又不缺人照顾。”
他顿了顿,看向窗外的麦田,“再过半个月就该收麦了,到时候咱带娃们去地里,用镰刀割麦的行数讲乘法,比在教室里讲有意思。”
散会后,林砚秋抱着教案本回宿舍。
月光洒在塑胶跑道上,红得有些不真实。
她从抽屉里拿出父亲的老算盘,轻轻拨了拨算珠,“噼里啪啦” 的声音在安静的夜里格外清晰。
算珠上的包浆是几十年的时光磨出来的,就像乡村教育的根,扎在泥土里,任凭风吹雨打,也不会断。
她忽然想起白天丫丫哭着说 “机器不会给俺野草莓吃”,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。
电子屏能展示最复杂的几何模型,却展不开孩子攥紧野草莓的小手;老算盘算不出最先进的教学理念,却能算出人心的温度 —— 这乡村的教育,从来不是比谁的设备先进,是比谁能把心贴在娃们身上,把知识种进泥土里。
第二天清晨,林砚秋早早来到教室。
丫丫己经坐在座位上,铁皮盒里装着新鲜的野草莓,见她进来,赶紧抓了一把往她手里塞:“老师,俺今早跟爷爷去坡上摘的,甜得很!”
毛豆也从书包里掏出颗鹅卵石,上面用红笔写着 “1+2=3”,递到她面前时,眼神里带着点期待。
林砚秋把野草莓分给石头和毛豆,又拿起那颗鹅卵石,在黑板上画了个大大的算盘:“今天咱们不用电子黑板,用算盘学乘法。
你们看,这颗上珠代表 5,就像丫丫家的 5 只母鸡;下珠代表 1,就像每天下的 1 个蛋……”阳光透过窗棂,在算盘上投下细碎的光斑。
三个孩子围在讲台前,小手跟着她拨弄算珠,“噼里啪啦” 的声音混着麦浪的风声,在教室里织成一张温暖的网。
林砚秋忽然明白,母亲说的 “教育是种庄稼”,不是种在光鲜的塑胶跑道上,是种在需要阳光、需要露水、需要人心守护的泥土里 —— 而她的老算盘,就是最适合这片泥土的农具。
相关推荐:
查克拉宇智波《火影从九尾之夜开始签到成神》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(查克拉宇智波)最新章节在线阅读
《开局系统掉线你让我硬刚尸王?》梁逸尘梁逸尘全文免费在线阅读_《开局系统掉线你让我硬刚尸王?》全集阅读
周明睿林越《羽耀星穹我的GM修改器》_(周明睿林越)热门小说
邯郸还珠(吕不韦嬴政)全本完结小说_完整版免费全文阅读邯郸还珠(吕不韦嬴政)
“不团建扣2000?”我反手举报了整个部门团建张涛免费小说完结_最新完本小说推荐“不团建扣2000?”我反手举报了整个部门(团建张涛)
卧底反派经纪人,他怎么越来越火了?(顾言深顾言深)全本免费小说阅读_全文免费阅读卧底反派经纪人,他怎么越来越火了?顾言深顾言深
嫡女谋与摄政王共山河(萧玦沈惊鸿)网络热门小说_最新小说嫡女谋与摄政王共山河(萧玦沈惊鸿)
我的初恋被做成了怪谈母体情感姜晚月已完结小说推荐_完整版小说我的初恋被做成了怪谈母体(情感姜晚月)